了解胎教知识
1.广义胎教
在认识胎教之前,首先要解释一下教育。广义地讲,教育就是使教育对象身心健康。狭义的教育就是使教育对象获得知识和技能。与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相对应的为广义胎教和狭义胎教。
广义胎教指为促进胎宝宝身心健康地成长发育、确保孕产妇安全所采取的各项保健措施。并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母体给予胎宝宝有利于其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尽早成熟的有益活动,进而为出生后的继续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狭义胎教
狭义胎教即直接胎教,即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母体给予胎宝宝有利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尽早成熟的有益活动。胎教一词源于我国古代,古人认为,胎宝宝在母体中能够受到孕妈妈情绪和言行的感化,孕妈妈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宝宝以良好的影响。
3.胎教对孕妈妈的作用
胎教包括孕妈妈的自我情绪调整和对感官进行刺激。从怀孕之日起,每个孕妈妈对胎宝宝的喜爱和盼望新生命到来的渴望情绪、饮食调养等方面,都是胎教的内容。由于早孕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使很多孕妈妈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而孕妈妈的情绪变化往往影响准爸爸的心情和整个家庭的气氛,进而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发育。而胎教正是调节孕妈妈情绪和家庭氛围,进而调节胎宝宝情绪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胎教对孕妈妈的作用只体现在孕期吗?
其实,胎教对孕妈妈的作用可以一直延伸到产后。很好地进行了胎教的孕妈妈反映,胎教缓解了她们的紧张情绪和孕期生理反应。因为拥有良好的情绪,她们在和丈夫及其他家人的沟通中变得轻松愉悦。合理而均衡的营养,不仅保证了孕期自身的健康和宝宝的发育需求,也合理地控制了体重,使肌肉更有弹性,从而远离了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缩短了分娩时间,减轻了分娩痛苦,加速了产后的恢复。
4.胎教对胎宝宝的作用
科学实验证明,胎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感觉力和记忆力。国外研究表明,外界所提供的有意识的刺激行为,除了能让胎宝宝感受到之外,还将长期保留在他的脑海中,并对他出生后的性格、智力、体力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事实证明,胎教可以使胎宝宝情绪稳定、身体健康,可以使他很好地参与亲子互动,对声音、颜色、光线等敏感。此外,胎宝宝的记忆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并影响其出生后的学习和生活。
5.胎教对新生儿的作用
正是因为胎宝宝拥有了记忆力,胎教的作用才能得以发挥,这就是胎教的依据。父母只有利用好胎宝宝的记忆力,才更易于培育出健康聪明的宝宝。可见,胎教早于宝宝出生后所接受的一切教育,是比后天教育更深刻、更自然的教育方式。
出生后24小时内对经过实施音乐、语言、抚摸、运动、饮食、环境等胎教的宝宝进行智能评测,这些新生儿表现出突出的特点:从情绪上看,比未进行胎教的宝宝情绪稳定。当宝宝啼哭时,只要妈妈说:“宝宝不哭,妈妈在这里陪你。”宝宝的哭声就会马上减小,多数宝宝会停止哭泣,并且追寻声源,吃奶后很快入睡,清醒时目光透着聪慧,亮而有神;生物、非生物视听注视远较对照组优秀;小手的伸张抓握能力强;四肢活动有力,肌力强,抚摸一下肢体,立即高兴地挥动四肢;扶坐时颈部肌力强;俯卧抬头,吸手能力好;对音乐特别敏感,一听到胎教音乐就不哭了。
6.胎教对婴幼儿的作用
实施了胎教的宝宝常具有以下特点:
对音乐敏感,有音乐天赋:实施了胎教的宝宝一听见胎教音乐,就会露出非常高兴的表情,并会随着韵律和节奏扭动身体。
心理行为健康,情绪稳定:实施了胎教的宝宝总是笑盈盈、乐呵呵的,非常活泼可爱,夜里能睡得很香,很少哭闹,父母反映宝宝好带。和整天笑呵呵的宝宝在一起,父母也感受到无限乐趣。
语言发展快,说话早:有的宝宝2~3个月就能发“a”、“u”、“ba”、“ma”等音,有的半岁会发“爸、妈、爷、奶、姨”等音,1岁会说包含2~4个字的句子。
大动作能力发展优秀:这些宝宝较早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站、走,动作敏捷。
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发展良好:宝宝的抓握、拿、取、拍、打、摇、捏、扣、穿、套、绘画等能力强。
学习兴趣高:这些宝宝喜欢听儿歌、故事,喜欢看书,有不少宝宝在还不会说话时,就拿着书要妈妈讲。
7.胎教的相关内容
对孕妈妈来说,除了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补充营养之外,能够根据胎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对胎宝宝进行适当的良性刺激,也是胎教的内容之一。
一般而言,怀孕3个月时,胎宝宝已经能够感觉到抚摸、摇动等刺激。而怎样把握刺激的尺度,怎样运用正确的方法,也是胎教的一项重要内容。
另外,在孕期常常欣赏美妙的音乐是大有益处的。胎宝宝在母亲的腹中时时刻刻都发生着变化,孕妈妈只要能够大致掌握其变化规律并施以正确的胎教,毫无疑问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阅读与怀孕及胎教相关的书籍时,首先应将这本书全部读完,从而了解胎宝宝和孕妈妈的各种变化,并充分体会到胎教的正确含义。一旦到了为怀孕做准备的那一天,以前所学的那些胎教方法就可以一一派上用场了。因此,学习胎教,就应该从准备怀孕之前抓起。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早教的关注程度在不断上升,实际上比起早教更值得关注的是胎教。如果换一个角度去认识胎教,也可以将其认为是早教的一种吧。
8.了解胎教的误区
目前,人们对胎教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这是因为,这些人还不了解胎宝宝的发育情况,不了解胎宝宝的能力。
宝宝在腹中5个月就已经有能力接受教育了。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同于出生后的教育,而主要是指对胎宝宝感觉功能的训练,包括皮肤的感觉、鼻子的嗅觉、耳的听觉、眼的视觉、舌的味觉和躯体的运动觉。
根据神经生理学,胎宝宝每增加一种能力,其神经间的联系就有所增加。胎教的目的,是通过各种适当的、合理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宝宝各种感觉功能的发育成熟,为出生后的早教即感觉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从这一点讲,早期开始的胎教为孕晚期的胎教做准备,而孕期进行的胎教为出生后开始早教做准备。
提倡胎教,并不是因为胎教可以培养神童,而是因为胎教可以尽可能早地发掘个体的潜能,让每一个宝宝的先天遗传基因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如果把胎教和出生后的早教很好地结合起来,会养育出更多的聪明宝宝,今后人类的智能也会更加优秀。
温馨提示
胎教是比早教更早开始的教育,在进行胎教时,孕妈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将胎教看做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要带有任何功利性。
怎样避免胎教带有功利性?
胎教成功的秘诀,是相信胎宝宝的能力并对他施与倾心的“爱与耐心”。胎教的各项内容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即输入良性信息,确保宝宝生存的内外环境良好,使宝宝在自然而然中、在无意识探索中健康成长。一切胎教活动都应当在胎宝宝清醒时进行,而填鸭式、拔苗助长式的施教,将适得其反。
9.胎教成功的因素
重视怀孕前的准备:选择天时地利人和之时受孕,确保双方身心健康,保证精子和卵子优良。
避免不利因素:随时注意身体变化,确诊怀孕后,应避免不利于胎宝宝成长的X射线、同位素、农药、病毒感染、药物等因素。
定期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和适当处理孕期意外,如有合并症(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及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要在医生监护下进行相应保健和治疗。
进行孕期保健学习:准备要宝宝前或刚一怀孕就应进孕妇学校学习,学习如何进行孕期保健,如何进行胎教,如何做准父母。0~3个月婴儿保健及教育课应在孕期学习,以免宝宝出生后手忙脚乱。
自然分娩:分娩时,一定要积极地配合,尽量自然生产。
重视早教:在出生后,要不失时机地对宝宝进行全方位的早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胎教的成果。
温馨提示
接受过胎教的宝宝,出生后更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
10.胎教与环境优生学
广义胎教是指为了促进胎宝宝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妈妈能够顺利地度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因为没有健康的孕妈妈,也不会生出强壮的宝宝。孕妈妈的健康与否是影响宝宝发育的多种因素之一,生活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可导致胎宝宝生长受限或器官功能缺陷、智力低下等。孕妈妈的情绪对胎宝宝的发育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孕期用药不当可使宝宝畸形或造成先天性功能异常。这些间接胎教所涉及的问题均包括在环境优生学中。
什么叫主动胎教?
主动胎教也是一种胎教方法,它是根据宝宝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宝宝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发育。
11.胎宝宝感官的发育
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从胎宝宝时期开始的,胎宝宝大约3个月就有了感觉。在怀孕早期,孕妈妈提前了解胎宝宝感官的发展将有助于在孕期更好地安排胎教进程。
起初,当胎宝宝碰到子宫中的一些软组织,如子宫壁、脐带或胎盘时,会像胆小的兔子一样立即避开。但随着胎宝宝的逐渐长大,特别是到了孕中期、孕晚期,胎宝宝变得“胆大”起来,不但不避开,反而会做出一定反应,如有时孕妈妈抚摸腹壁时,胎宝宝会用脚踢作为回应。胎宝宝在4个半月时,就能辨出甜和苦的味道,孕期快结束时,胎宝宝的味蕾已经发育得很完全,而且喜欢甜味。
胎宝宝在6个多月时就有了开闭眼睑的动作,特别是在孕期最后几周,胎宝宝已经能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了。当一束光照在孕妈妈的腹部时,睁开双眼的胎宝宝会将脸转向亮处,他看见的是一片红红的光晕。
研究发现,4个月的胎宝宝即可对外界的声音有所感知,而且凡是能透过孕妈妈身体的声音,胎宝宝都可以感知到。这是因为人体的血液、体液等液体传递声波的能力比空气大得多。这些声音信息不断刺激胎宝宝的听觉器官,并促进其发育。听觉在人体的智力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胎宝宝在发育到五六个月时,其大脑皮质结构已经形成,此时胎宝宝已经具备了接受外界刺激的条件。
由此可见,尤其是孕中期、孕晚期的胎宝宝,其触、视、听、味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能够感受到一些外界活动,这时以一定的方式进行胎教,非常有利于胎宝宝的健康发育。
温馨提示
胎宝宝每时每刻都在通过母体感受着子宫外的变化。外界的冷与热、静与动、明与暗都会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12.胎宝宝在子宫内的学习
人们发现,宝宝从出生第一天起就能辨认出自己妈妈的声音,而且对这种声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法国学者曾经对一些宝宝进行过法语和俄语的选择试验,结果发现他们对法语发音反应更为强烈。这就说明了这些小生命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学习能力。
孕妈妈子宫的血流声、肠道的蠕动声以及心跳的搏动声,对胎宝宝来说无异于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统统被收入大脑,储存进记忆系统,深深地保存到潜意识里。对于外界传入的音乐声,胎宝宝也很感兴趣,他转动头部,让耳朵靠近声源认真倾听。久而久之,每当这种声音传来,胎宝宝便会做出一连串的反应动作。
总而言之,子宫内的小生命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抓紧学习。他学习吞咽、学习吮吸、学习运动、学习呼吸……当然,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心理学家”,通过孕妈妈传递过来的一切信息揣摩着妈妈的心绪,进行心理感应。
鉴于胎宝宝这种潜在的学习能力,孕妈妈在怀孕期间,尤其是后半期应加强与宝宝的交流,及时进行胎教,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使胎宝宝接受有益的刺激,获得良好的胎内教育。不过宝宝的学习时间不要安排得过长,孕妈妈别忘了胎宝宝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睡眠。
温馨提示
胎宝宝的学习能力取决于孕妈妈的用心程度,孕妈妈急躁、不安是胎教成功的一大障碍。
13.孕妈妈与胎宝宝的信息传递
胎宝宝是由孕妈妈孕育的,因此胎宝宝与孕妈妈血脉相连,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信息传递。
一方面,胎宝宝的存在促进了母体分泌维持怀孕所需要的激素,并使母体产生孕育胎宝宝所必需的生理上的变化,如子宫增大、变软,乳腺增殖,乳房增大,基础代谢加快,激素分泌增加,以及全身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等,协助孕妈妈维持胎宝宝的生长发育。也就是说,胎宝宝已经能够对自己的生命施加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孕妈妈也在积极地向胎宝宝传递信息,如孕妈妈感到不安时分泌出来的激素会使血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从而通过胎盘对胎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当孕妈妈有嗜烟、酗酒、滥用药物、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以及遭受外伤时,可使胎宝宝的生长环境处于不利的状态,进而使胎宝宝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胎动异常、心跳过速等。
另外,当孕妈妈因重体力劳动、大运动量活动、长途跋涉等引起极度疲劳,或者因种种原因造成强烈刺激或烦恼、气愤和不安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将此时的情绪传递给胎宝宝,从而影响胎宝宝的健康和发育,严重时甚至会使胎宝宝感到无法忍受而发生流产、死产等意外。
14.孕妈妈是胎教的主角
众所周知,胎宝宝是由孕妈妈孕育的。一方面,孕妈妈为胎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条件,孕妈妈的身体素质和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胎宝宝的体质状况;另一方面,孕妈妈的文化修养、心理情况又不可避免地在胎宝宝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孕妈妈是胎教的主角。
一般情况下,从发现自己的腹内已萌发出一个小生命时起,多数孕妈妈便产生了保护和培养这一幼小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努力捕捉来自宫内的任何一点细小的信号,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和小生命的“对话”,进行着亲切而又温暖的交流。
孕妈妈文化水平低也可以进行胎教吗?
也许有些孕妈妈会因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而感到自卑,对胎教缺乏信心。其实,在胎教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妈妈的爱心。因此只要你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付出尽可能多的精力和时间,倾注你全部的爱,那么你对胎宝宝进行的胎教无疑就是成功的。
15.准爸爸在胎教中的作用
有人认为,胎宝宝在孕妈妈的腹中,那么胎教的全部责任自然由孕妈妈一人承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尽管孕妈妈是胎教的主角,然而准爸爸在胎教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准爸爸参与的程度,直接关系着胎教的质量。
理论上可以把准爸爸在胎教中的作用分为两大类:“受孕胎教”和“协助胎教”。
受孕胎教就是准爸爸在妻子怀孕时,努力地优化一切条件,比如调节自己的身体至最佳状态,坚定孕育杰出下一代的决心等。准爸爸在身体健康、心情放松时孕育的宝宝,身体结实、头脑发达的可能性相当高。
近些年来,逐渐意识到胎教重要性的准爸爸的人数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准爸爸自发地参与到胎教过程当中。由于胎宝宝能够对外部传入的声音产生强烈的、积极的反应,因而准爸爸应该常跟宝宝说说话,试着给孕妈妈做轻微的按摩等。其实准爸爸可以为胎宝宝做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最简单的就是陪孕妈妈散步。
此外,准爸爸为了让孕妈妈保持平和的心态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转化为胎教成果。这也就是协助胎教。